400-136-8988
聚焦金亿洋,了解最新动态

热搜关键词: 微生物菌剂 大量元素水溶肥 颗粒水溶肥 钙镁肥

葵花种植:如何预防控制菌核病?

来源:金亿洋水溶肥 | 发布日期:2025-09-15
葵花菌核病(俗称“烂头病”或“白腐病”)是葵花种植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,可侵染根、茎、叶及花盘,导致植株腐烂甚至绝收。其病原菌(核盘菌)以菌核在土壤或种子中越冬,生命力极强,可存活3年以上,且在温暖潮湿环境(温度18-25℃、湿度>75%)会加速传播。
防治需采取“预防为主、综合防治”策略,具体措施如下:

葵花种植-葵花用金亿洋水溶肥效果

葵花种植-葵花用金亿洋水溶肥效果

一、农业与生态防治
1、轮作深翻 
轮作:葵花种植时,要与禾本科作物(小麦、玉米等)轮作至少5年,可有效阻碍菌核病的入侵;避免与豆科、十字花科等易感病作物轮作。  
深耕:秋收后深翻土壤30cm以上,将地表菌核埋入深层(>7厘米),抑制其萌发子囊盘。
2、调整播种与管理 
适时晚播:葵花种植时可将播种期延至5月下旬,使开花期避开高温多雨的发病高峰期。  
合理密植:控制株距,建议行距1.2m×株距0.5m,增强田间通风透光性。  
水肥管理:增施磷钾肥,提高植株抗病力;控制氮肥用量,避免茎叶过嫩。采用滴灌或膜下滴灌,减少土壤表面湿度,节水50%的同时降低病菌传播风险。

葵花种植-葵花用金亿洋水溶肥效果1

葵花种植-葵花用金亿洋水溶肥效果

3、清除病源
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烧毁,收获后彻底清理田间残体,减少菌核残留。
二、种子与土壤处理
1、种子消毒 
温水浸种:用35-37℃温水浸种7-8分钟,搅动后捞出上层健康种子晒干。  
药剂拌种:可选50%腐霉利(种子重量0.32%)或35%萎锈·噻虫·福美双悬浮剂拌种,显著降低苗期感染风险。
2、土壤药剂处理
春季气温达18-20℃(菌核萌发期)时,每公顷用70%五氯硝基苯30-45kg混合湿土撒施地表,抑菌率超90%。
三、化学防治关键期与药剂选择 
生育期需重点防控三个时期,优先选用内吸性与保护性药剂复配,并轮换使用以避免抗药性:

葵花种植-金亿洋防根腐康重茬套餐

葵花种植-金亿洋防根腐康重茬套餐

现蕾前:50%托布津1000倍液或40%纹枯净800倍液喷雾1-2次,重点喷植株下部及茎基,预防茎基部侵染。
盛花期:50%速克灵500倍液+80%乙蒜素3000倍液,间隔7天喷2-3次,喷花盘背面,阻断花盘感染,避开蜜蜂活动时段。
花后巩固:40%氟啶胺异菌脲50ml/亩,连用2次,控制后期菌核扩散,吊喷效果优于飞防。
提示:菌核净、腐霉利等传统药剂在轻病区有效,但重发区建议升级为氟啶胺复配剂,防效提升30%以上。
四、生物与辅助措施
1、微生物菌剂调理土壤 
建议出苗水及第一水使用金亿洋微生物菌剂和生根剂进行调理土壤,抑制土传性病害的繁殖,增强作物的抗性;发病初期用三防三控(含活菌≥600亿/毫升)进行喷施,快速控制病菌的蔓延。  
总结:防治优先级建议
1、预防期(播种前):轮作规划+种子消毒+深翻土壤。  
2、苗期至蕾期:土壤微生物菌剂+生根剂+三防三控,严重时采用杀菌剂配合治疗。
3、花期至收获:重点防控花盘(盛花期喷雾三防三控),结合金亿洋生根防病套餐滴灌控制。  
注意:菌核病潜伏期长(约30天),一旦花盘出现白色菌丝(中后期),防治效果锐减至50%以下,前期投入预防成本远低于后期补救损失。建议种植者综合采用抗病品种(如耐菌核病杂交种)与上述措施,实现持续稳产。
原创声明:本篇文章内容、素材均为金亿洋厂家或金亿洋客户真实反馈,未经授权,谢绝转载。

【本文标签】 葵花种植 水溶肥 金亿洋水溶肥

【责任编辑】金亿洋水溶肥

最新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