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136-8988
聚焦金亿洋,了解最新动态

热搜关键词: 微生物菌剂 大量元素水溶肥 颗粒水溶肥 钙镁肥

酱用番茄种植技术

来源:金亿洋水溶肥 | 发布日期:2025-06-15

酱番茄(加工型番茄)顾名思义适合制作酱料,其营养价值非常丰富,尤其在抗氧化物质(如番茄红素)和维生素含量上具有显著优势,市场需求量大,种植的人越来越多。但不少人由于不了解酱用番茄种植技术,造成植株长势差、果实小、产量低。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下酱用番茄种植技术

酱用番茄种植技术-酱用番茄用金亿洋水溶肥效果

酱用番茄种植技术-酱用番茄用金亿洋水溶肥效果
一、苗期环境调控
1、温度管理
播种至出苗:白天保持温度在25-28℃之间,夜间温度在18-20℃,能够促进出苗;出苗后:白天温度保持在20-25℃;夜间温度12-15℃,防止植株徒长;定植前炼苗:根据实际气温,逐渐降低棚内温度至与外界接近,增强抗逆性,这个过程一般需持续5-7天(要结合具体情况而定)。
2、光照管理  
每日保证6-8小时充足光照,阴雨天可用补光灯(如LED植物灯);及时清洁育苗棚膜,增强透光率。
二、苗期水肥管理
1、浇水原则 
播种前:浇透底水,确保基质湿润;出苗后:表土发白时小水轻浇,避免积水引发猝倒病;炼苗期:适当控水,促进根系下扎。

酱用番茄种植技术-酱用番茄用金亿洋水溶肥效果1

酱用番茄种植技术-酱用番茄用金亿洋水溶肥效果

2、科学施肥 
育苗基质中可提前混入金亿洋微生物菌剂,改良土壤。移栽后施用金亿洋生根沃土防病套餐—金亿洋微生物菌剂+生根缓释酶型生根剂调理土壤,促进新根萌发生长,为植株后期有强大的吸水吸肥能力打下基础;幼苗4-5片叶时,喷施金亿洋高叶面肥+缓释氮肥+锌肥,促进植株生长。
三、苗期关键操作
1、间苗与分苗 
子叶展开后及时间苗,去除弱苗、病苗;2-3片真叶时移入营养钵(穴盘),避免根系损伤。
2、防徒长措施 
控制氮肥和避免高温高湿的环境,徒长时可喷施矮壮素(按说明书浓度)或增加通风,控制植株长势。
四、病虫害防治
1、常见病害  
猝倒病/立枯病:用30%甲霜·噁霉灵1500倍液灌根;早疫病:喷施75%百菌清600倍液预防。
2、虫害防治 
蚜虫/白粉虱:挂黄色粘虫板,或喷施10%吡虫啉2000倍液;定期检查叶片背面,早发现早处理。

酱用番茄种植技术-金亿洋生根沃土防病套餐

酱用番茄种植技术-金亿洋生根沃土防病套餐

五、炼苗与移栽
1、炼苗时机
移栽前7-10天开始,逐步减少覆盖物,增强幼苗抗性。
2、移栽标准
株高15-20cm,茎粗0.5cm以上,5-6片真叶,现小花蕾。
六、移栽后初期管理
1、缓苗期管理
水分:移栽后立即浇透定根水,保持土壤湿润(避免积水),3-5天后根据土壤湿度补浇金亿洋生根沃土防病缓苗水;遮阳:高温强光时,可用遮阳网临时覆盖,防止幼苗萎蔫;查苗补苗:移栽后2-3天检查成活率,及时补苗。
2、温度控制 
白天温度保持20-28℃,夜间15-18℃(设施栽培需注意通风降温)。
七、生长期管理
1、水肥管理
缓苗后:施少量氮肥(如尿素5-8kg/亩),促进根系生长;结果期:每10-15天追施高钾肥(如硫酸钾15-20kg/亩),促进果实膨大。  
浇水:土壤保持湿润但忌涝,结果期需水量大,采用滴灌或沟灌,避免忽干忽湿导致裂果。
2、中耕除草
移栽后10天左右浅中耕,疏松土壤、提高地温,同时清除杂草。
注意事项:避免连作,与非茄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;高温多雨季节加强排水并施用金亿洋微生物菌剂,防止根部病害;果实膨大期可叶面喷施钙肥(如硝酸钙),提高抗病性和耐储性。
通过科学的运用酱用番茄种植技术,可实现酱用番茄的高产优质,为后续加工提供理想原料。
本篇文章所述内容均为金亿洋生根沃土长效肥厂家原创,未经授权,谢绝转载。

【本文标签】 酱用番茄种植技术 水溶肥 金亿洋水溶肥

【责任编辑】金亿洋水溶肥

最新资讯